391次 2023-08-24 分類:投保攻略
停售過后,保險市場大洗牌。
尤其是重疾險,大換血,全是新品。
不少朋友都懵了,自己不會挑,又抄不到別人作業。
這要是思路不對買錯了,不就是踩坑嗎?
所以這篇文章,我不測產品,也不分析保障。
從底層出發,來梳理下重疾險的挑選邏輯。
大家只要掌握這6點,就不怕買錯。
有病賠錢,沒病返錢;既有保障,又有理財。
這話說的,就是返還型重疾險。
這類產品,本質是保障型重疾險+兩全險的組合。
看似完美怎么都不虧本,其實里面全是坑。
一,保障缺失。比如某安的守護百分百21,不保輕、中癥。
二,價格昂貴。定價是消費型重疾險的1-2倍。
三,理賠、返還二賠一,并非兩者兼得。
四,返還時間基本是六七十歲,考慮到通脹,都是虧的。
所以說,返還型重疾險我是不建議入手。
與其每年交1萬+的保費,不如把錢拆開來用。
5K拿去買消費型重疾險,5K拿去買理財險,
既能享受高性價比的保障,又能獲得可觀的收益。
1+1>2的效果,這不就有了嗎?
業內稱這種為保險全家桶,以主險+附加險的形式捆綁銷售。
比如主險是重疾險,附加險是意外險、醫療險、壽險,
可以提供重疾、身故、意外、醫療多項保障,夠全。
同時,因為不用多家對比產品,投保、理賠也更方便些。
看起來確實不錯,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
一、價格高、保障有缺失,綜合性價比低。
二、捆綁銷售,存在為不需要的險種買單的情況。
三、續保難,其中的醫療險多為1年期,一旦出險將無法續保。
除非是錢多,否則我還是更建議單款產品逐一購買。
多對比,擇優入手,不僅能省錢,保障也更到位。
如果你實在搞不懂,也可以預約專家老師幫忙分析。
首先聲明,挑重疾險不用太關注疾病數量。
監管規定必保的疾病,只有28種重疾+3輕癥。
在此基礎上多的,算是錦上添花;若沒多,也OK。
因為這28種重疾,占到了理賠的95%以上。
換句話說,核心保障已到位,所以不用太糾結。
另外,關于重疾險的賠付標準,有三種:
確診即賠、進行特定手術、達到約定狀態。
以主動脈內手術為例,需為“經皮經導管”進行的:
所以對于某些銷售說的:我家重疾險全是確診即賠的!
大家一定要擦亮雙眼,別上當了。
很多人的固有認知:
看似沒毛病,其實大錯特錯。
因為無論是產品性質、覆蓋風險、保障時長,它倆都截然不同。
重疾險,給付型險種,主要保重大疾病,最長可保終身。
當所患疾病符合合同約定的理賠條件,即可一次性獲賠。
理賠款自由使用,拿來干啥都OK。
而百萬醫療險呢,報銷型險種,最長保20年。
保障額度內的醫療費用,超過1萬免賠額即可按比例報銷。
疾病醫療、意外醫療都能報,覆蓋風險更廣。
所以說實話,百萬醫療險、重疾險其實是互為補充,缺一不可的。
前者解決醫療開支,后者彌補患病期間的收入損失。
長期重疾險,每年幾大千,一交幾十年。
很多人就覺得:得買大公司的,更靠譜。
可以理解,但真沒必要。
一來,保險公司推出的產品,都經過監管審批。
二來,重疾險理賠的標準,全都白紙黑字寫在合同,
只要符合條款約定就賠,不會出現惡意拒賠的情況。
大家翻閱下→上半年各保司的理賠數據,就心中有數了。
所以買重疾險,核心應該放在:
① 產品本身能提供什么保障
② 能否滿足你的需求
在此基礎上盡量選擇價低的,性價比會更高。
支付寶之前有款1年期產品,叫健康福。
30歲男性買50萬保額,只要375元/年。
不得不說,確實很便宜。
經濟緊張、預算有限的朋友,買來過渡完全OK。
但若是想獲得穩定保障,我還是更推薦長期重疾險。
一、保障更全,除了輕、中、重疾,還有豐富的可選責任。
二、不用擔心續保問題,保障期限最長為終身。
三、保單有現金價值,可用于貸款。
四、有投保人豁免,不幸確診輕、中癥能豁免保費,繼續享有保障。
而這些,1年期重疾險全都沒有,比不過長期重疾險。
以上,6個重疾險常見的坑點,我都梳理了出來。
內容比較多,但都是精華,你們要好好消化。
畢竟重疾險不同于意外險、壽險,保障責任、條款都復雜的多,
只有多看多研究,才能買到合適的好產品。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學霸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學霸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學霸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學霸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