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次 2023-09-12 分類:保險文章大全
哎,最近存款利率又又又下調了。
沒記錯的話,這是今年以來第三次降息了。
咋說呢?
挺多人心里應該挺慌的。
因為到處都在暴雷,也不敢瞎投資了。
現在錢除了存銀行,不知道該往哪里放。
正好有讀者問我是如何打理閑錢的?
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下,希望能給到你一些思路。
1)結構性存款
這是一種特殊的銀行存款。
它的收益是波動的,最終到手是多少,和掛鉤的標的走勢有關。
在銀行的風險分級體系中,結構性存款屬于R1級。
掛鉤的衍生品,主要有股指、貴金屬價格和即期匯率。
比如上圖的產品就與中證1000掛鉤,這意味著到期的收益要看中證1000的走勢。
運氣好,說不定會有意外之喜。
運氣不好,本金也不會虧損,最多收益低一點。
還記得前幾個月我買的結構性存款,掛鉤的標的是黃金。
恰好趕上了黃金瘋漲的節點,算是小賺了一點零花錢~
總之把短期內不用的閑錢放里面,還是蠻不錯的。
2)大額可轉讓存單
可轉讓存單也屬于銀行存款。
是以前買了大額存單的朋友轉讓出來的。
利率要比現在直接買大額存單高不少。
比如招行的有些產品,利率最高能達到2.67%。
如果你買一份20萬元的大額存單,每年能比存定期(以2.20%利率計算)多賺940元。
當然啦,各家銀行的利率不太一樣。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找幾家銀行對比看看。
提醒一句:大額存單的門檻比較高哦,一般20萬起步~
3)純債基金
純債顧名思義100%投資債券,不參與任何股票投資,求穩!
買純債基金,就是把錢交給基金經理,讓他幫你操作。
它不像股票型基金那么刺激,比較四平八穩,而且跟股市的相關性很低。
我特地去看了下,今年債基漲得可真不錯,
有的漲幅都快接近4%了。
問題來了,純債基金在哪買,該怎么挑?
買倒是容易,各基金平臺都有。
重點是挑產品。
主要看兩個指標:歷史業績和最大回撤。
歷史業績至少要看近1年,最好看近3年的。
如果業績趨勢線,和過往業績一直是穩步上升的,則相對較好。
走勢大起大落的債基,風險會比較大。
而最大回撤,意思是過往從最高點,跌到最低點的虧損幅度。
比方說最大回撤-0.5%。
意味著萬一你從歷史最高點買入,一直跌最多也就跌個0.5%。
還有就是,規模太小的、費率太高的,咱就盡量不選。
4)美元存款和香港存款
這兩年美聯儲一直加息,國內的美元存款和香港存款利率也跟著蹭蹭漲。
有的甚至能達到5%,地區性銀行和外資行更高。
內地降息,外面加息,差距越來越大。
好多人上演了“特種兵式存款”。
但是吧,如果手頭沒有港幣或者美元,就沒必要湊熱鬧了。
畢竟現在匯率已經很高了,我查了下近幾年的數據——
15年匯改后,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大致在6.2-7.3之間波動。
破7的次數很少,持續的時間也很短。
假設未來一年,匯率能回歸到平均值6.7的位置。
那么,此時買入5%的美元存款,是不劃算的。
再加上換匯的手續費,說不定還要虧。
我自己的話,不太愿意冒這個險...
當然啦,如果你本來就持有外匯,或者有配置美元的打算(留學、做生意、理財)。
那確實可以趁著現在高利率,薅一波羊毛。
5)儲蓄險
其實我們可以用時間換空間,去配置一些長期型的資產。
把錢交給保險公司來幫忙打理,實現不同的目標。
比如年金險,它符合某種特定用途:孩子的教育金、自己的養老金等。
再比如增額壽,它比較靈活:等回本后,就可隨時取用。
目前增額壽產品形態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純固定收益的,預定利率3%,優秀產品后期可以無限接近3%。
另一種是分紅型的,低保底收益+不保證分紅收益,
相當于底薪?提成的性質。
也可以理解成固收+基金,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具體概念我在這篇文章中寫過,可以戳藍字回顧復習。
優秀的分紅型增額壽,預期復利能超越3.5%。
秋陽的小點評:
以上幾個較低風險的投資方式,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我相信,沒有多少普通家庭經得起高風險投資的折騰。
所以「穩賺不賠」才是正解~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保本的基礎上盡可能讓自己的資產去“錢生錢”。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學霸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學霸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學霸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學霸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