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次 2023-09-25 分類:投保攻略
月初的時候,我不是給大伙分享了個稅的利好政策嘛。
然后,最近頻繁有讀者在問一個事兒:
-那我買的商業保險能不能抵稅呢?
這么說吧,我們平時購買的重疾險、壽險、年金險、百萬醫療險等,
都是不能抵扣個稅的。
但有四類除外...
第一類,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為職工設計的養老金,
無法個人購買,只能由單位購買。
實際抵稅時,是計稅基數4%以內的部分,可以扣除。
超過4%的部分,正常交稅。
你不用拍大腿,說自己從來不知道這事,是不是錯過了1個億?
因為企業年金一般只有事業單位、國企會有。
公司通常會主動處理稅費,不用你操心。
而私企不僅不會提供這個福利,你個人想買也買不到。
是誰在羨慕,我不說.
第二類,稅優健康險。
顧名思義,一類能抵稅的健康險。
在過去,它都是醫療險+萬能賬戶的設計,保障也各種打折。
而且基本要求團險購買,普通個人很難買到。
但是呢,今年7月份稅優健康險出了新規:
以后單純的醫療險,長期護理險和疾病保險等,都有可能參與到抵稅過程里。
比如我之前寫過的,藍醫保·稅優終身防癌醫療險。
不僅投保條件寬松,而且保證終身續保。
疊加上抵扣個稅的buff,優勢非常明顯。
每年的抵扣上限,是2400元。
具體的抵稅過程,可戳上面藍字回顧復習哈~
哦對了,平安也接力推出了第一個稅優百萬醫療險。
據說0免賠,還能帶病投保,非常牛x。
唯一的不足之處是,保證續保期只有3年...
感興趣的話,下次我專門寫篇文章測評下~
第三類,個人養老金。
這個大家應該都挺熟悉的。
它就是一個投資賬戶,賬戶里的產品是市面上原本就有的。
只不過這事是由國家牽頭。
它的缺點是鎖定期太長,跟著國家延遲退休政策走...
以后延遲退休到65歲,也是65歲才能取出來。
如果后面再繼續延遲,鎖定的時間更久。
但它有個王炸級別的優勢:可以享受稅前12000元/年的抵扣。
大家參考一下當前的個稅稅率表。
個稅3%及以下的,不用考慮,享受不到任何好處。
個稅25%及以上的,光省的稅就是很大一筆錢了。
總的來說,個人養老金雖然有優勢,但并不適合所有人。
我去瞅了眼今年Q1的數據:
開戶的人不少,但真正往里存錢的大概900萬人,
存了182億,人均存了2千塊...
不太樂觀啊,感覺大家對個人養老金還是將信將疑。
另一項數據:
說從今年開始,往后10年平均每天都有6.7萬名六零后退休!
這么大的養老壓力,
怪不得官方天天喊你,要自己攢錢養老。
廣東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個人養老金」政策也是做出表率:
擬全省全域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提高個人養老金的繳存率和投資率。
就...還在努力中吧~
第四類,稅延養老險。
稅延養老險,跟個人養老金一樣,也是一類執行稅延政策的保險。
目前,這種類型的養老險還在試點階段,
只有上海、福建(含廈門)和蘇州工業園區可以購買。
它每個月最多抵扣工資的6%,最高抵扣1000元。
一年也是最多抵扣1萬2。
但不同的是,領取時稅延養老金的領取稅率高達7.5%。
所以盡管稅延養老險已經試點了接近5年時間,但一直沒啥熱度。
其實除了企業年金,其他三類都可以理解為是:
官方為了鼓勵大家配置好大病醫療險、配置好個人養老金,
然后從稅優方面入手,跟保險公司試點合作的保險產品。
尤其是稅延養老險,沒啥效果...過不久就要被淘汰了。
因為最近國家金監局下發了《通知》——
說是2023年底,就會全面完成稅延型養老險和個人養老金的銜接過渡。
讓我們一起淺淺期待下吧~
秋陽的小總結:
我給大家做了個表,可抵扣個稅的產品都在下面了↓
其中稅優健康險和個人養老金,普通打工人用到的概率比較大。
提醒一點:不要單純為了抵稅省錢而買保險。
較真這個的話,還不如買對保險來得更實際。
畢竟高性價比的產品,一年能幫你省下大幾千塊。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學霸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學霸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學霸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學霸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